標準普爾公司曾經在2014年,針對全世界140個國家、15萬人做了一項金融知識調查(S&P Global FinLit Survey)。這個調查詢問了在做財務決策時的4項最基本的常識:利率、複利、通膨、風險分散,調查結果全世界平均有1/3的人財務知識是合格的。
忽略金融知識的重要性,會導致消費者無法理解複利的概念,因此花了更多轉換成本、手續費,欠下債務及貸款,付出更多利息,最終導致花多存少。具備金融知識的人通常有較好的財務技能,可以把工作規畫好及為退休做準備,而懂得做投資的人,往往可分散風險投資於不同類別風險性標的上,讓自己的投資更為穩健。
這調查全球的平均是33%,台灣的數據是多少呢:37%,台灣竟然是只比平均值高了一點點而已!台灣民眾的金融知識合格比率,居然落後已開發國家一大截,而且是與非洲國家差不多一樣的及格率,你可以知道台灣民眾的金融教育真的是需要再加強。
2020年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也做了一項國際金融知識調查,在26個國家(其中有12個OECD會員國,沒有台灣),針對12萬5,787名,18歲以上成年人做調查,它的問題主要是針對以下幾個項目:
財務知識:了解通膨利率複利風險。
財務行為:反映出在儲蓄,長期規畫、現金流保留紀錄,購買前會多做考慮等一些合理行為。
財務態度:顯示長期對錢的態度與儲蓄的關聯性。
財務運用及財務教育的成果:財務教育對大眾造成財務決策上的影響。
財務包容性:了解多項金融商品及其使用。
財務上的彈性:運用儲蓄,體會財務帶來的壓力,謹慎處理做規畫及預算。
財務幸福感:管控金錢追求生活目標,沒有財務壓力。
標準普爾公司這調查定義:如果4個觀念至少可以答對3個叫金融知識合格,全球有33%的人士合格,這表示說全球還有35億人口(多數在開發中國家),金融知識程度是不合格的。在歐洲合格比率相當高,平均有52%,這4個觀念問的問題如下:
1.分散風險
假設你有一些錢,怎麼做會比較安全:把錢用來做一項生意或投資,還是用於多項生意或是投資?
(回答:a.做一項生意或投資;b.多項生意或是投資;c.不知道;d.拒絕回答)
2.通貨膨脹
如果接下來的10年,你買的東西價錢漲了1倍,你的收入也同樣增加1倍,你可以買的東西將會比今天可以買得少,或比今天多?
(回答:a.比較少;b.一樣;c.比較多;d.不知道;e.拒絕回答)
3.利息
如果你跟人家借100美金,你還錢時那一種是還比較少錢的?105元或100元加3%?
(回答:a.105元;b.100元加3%;c.不知道;d.拒絕回答)
4.複利利息
如果你把錢放在銀行2年,銀行同意每年付你15%利息,銀行在第2年時,它會比第1年放更多錢到你的戶頭,還是2年放的錢都一樣?
(回答:a.比較多;b.一樣;c.不知道;d.拒絕回答)
5.你把100元放在銀行,銀行同意每年付你10%利息,如果你的錢都放在銀行不動,5年後你會有多少錢:
(回答:a.比150元多;b.正好是150元;c.比150元少;d.不知道;e.拒絕回答)
不知道你答對幾題,答案在文章最後面,簡單解釋如下:
分散風險:
雞蛋不要放在同一籃子裡這道理大家都懂,但是碰到投資,可能就很少會去考慮到風險分散。例如投資買個股可能報酬會比較好,但是風險也高,你可以買台積電、鴻海的股票,行情好時也許賺比較多,但是下跌會賠得比較慘,風險絕對比你去買0050要高許多。
通貨膨脹:
通膨代表的就是物價變貴,也就是同樣的錢可以買的東西變少了,這就是你的購買力下降了。如果通膨每年3%,物價每年上升3%,10年後原本100元的東西,你要花134元才能買到(100×1.03^10(10次方)=134,1.03的10次方是1.34)。
利息:
利息的算法有單利、複利2種算法,例如借100元,年利率3%,如果是單利算法100×3%=3,每年利息固定是3元。複利是利息如果沒還,會累加進去算利息,如第一年:100×3%=3,第1年利息沒還,則第2年利息算法是:(100+3)x3%=3.09。這時利息已經多於3元了,如果利息第2年也是沒還,就會一直累加去算利息,現在金融業的利息,多數是用複利在算的。100元+3%=103元,自然比105元少了。
複利利息:
假設你把100元放在銀行2年,銀行同意每年付你15%利息,第1年利息是:100×15%=15元,第2年銀行算利息,是把第1年的利息加入計算,這時利息=(100+15)x15%=17.25,因為它是複利計算的,所以第2年銀行給的利息17.25元,是比第1年的15元多的。
美國金融業監管局(FINRA)基金會及ARC研究機構(ARC Research)2018年也有做一個全國金融能力調查,這項調查指出有53%的美國人,談到個人財務就覺有莫大的壓力,44%的人覺得討論財務馬上讓他們壓力上身。
這個調查希望提升金融知識水準,而那些金融知識是必要的?主要是有幾個項目:
1.賺錢——決定薪水及拿回家的錢如何利用
人生分2個階段:可工作賺錢的累績期,及沒工作退休後的花費期。為了應付退休後沒有工作收入的退休期,我們必需在有工作收入期間,好好運用一部分收入做儲蓄、做投資,以讓我們退休後可以在這投資金額中,部分提領出來做退休生活費之用。
這期間我們要管理我們的支出、控制債務,不要讓債務過高,讓利息吃掉我們的收入,也避免因為支付過多利息,讓我們無法好好享受生活,也讓我們無法維持一個無憂慮的生活。在所有的商業活動都鼓勵你借錢、鼓勵你欠債的時候,你要知道各種欠債,利息通常很高,因此如何做好財務規畫,過上一個財務健全收支平衡的生活是很重要的。
2.消費——做預算及管理支出
消費模式是多樣的,有人是不敢多消費、賺的錢盡量存下來;有人是利用借貸、分期付款等即時享樂。但是如何在享樂及為未來做儲蓄中間取平衡,你必須留意你的花費是否合理,是否多付出太多成本。例如買車,車貸80萬元、利率7%,借5年每月付1萬5,841元,算下來5年總共付了95萬460元,你為了這輛車子付出的利息高達15萬460元。
信用卡循環信用利息15%,當你收到信用卡帳單時,如果你都是以「最低應繳金額」來繳款,不管金額是多少,你可能都會以為那金額是完全拿來「清償」信用卡未還的餘款。但實際上,在所繳交的錢中,償還原來未還部分的本金的只有5%,加上當月新增的消費金額的10%,其餘的都是循環信用利息,加逾期手續費等。當月新增的消費金額,到了下個月也是只有還本金的5%而已。因此你如果一直用信用卡在透支消費,你可能不會有存的下錢的一天。
3.儲蓄——影響儲蓄的因素有那些,如何把儲蓄率拉到最高
不管你做投資、儲蓄,或者借貸,都會牽涉到利率的多寡。利率可以代表你做儲蓄時成長的幅度,也可以是借貸的成本,當你借貸時,利率高低就是你借錢的成本。
借100元利率10%,1年後本金加利息是:100×1(1+10%)=110,第2年100x(1+10%)x(1+10%)=121,用複利方式計算,利息的增加是相當快的。
你需要知道的是:所有的借貸——信用貸款、房屋貸款、信用卡未繳清的欠費,他們計算利率的方式,都是用複利來計算的。愛因斯坦說人最偉大的發明是複利,什麼是複利計算?如果你借了100元,利率10%,複利是利上加利息滾入本金計算。
4.投資——投資類型風險及報酬
如果問你以下的問題:你的錢存在銀行,定存利率1%,通膨3%,經過10年後你用這錢可以買的東西是:
a.比現在多。
b.跟現在一樣。
c.比現在少。
如果通膨是3%,100×1.03^10(10次方)=134,銀行定存利率1%,100×1.01^10(10次方)=110。所以你錢存銀行還趕不上通膨物價上漲的變化,你的錢將因為購買力下降而相對貶值了,所你你可以知道為什麼你錢不能只放在銀行,而必須至少有部分用來做投資了。
不過投資工具有很多種,從風險最低的定存,到高風險的創投基金等都有。一般人比較多的選擇是中度風險的基金、債券等投資,如果要從事投資,你就必須知道不同投資標的的特性、風險屬性等,去找出適合你的投資組合。
在財務規畫上,我們把資產分為生息資產與非生息資產。生息資產是像基金、股票等投資,他們會產生配息、股價淨值增長等,它是會產生報酬的。但是另一類是像自住的房子,沒有賣掉會產生折舊,除非賣掉賺錢否則不會有任何報酬產生。汽車也是一交車後就開始折舊,還要維修等。如果個人或家庭的資產全部來自於固定收入(薪水等),沒有理財投資的收入,則它可能是完全沒有在做投資,沒有讓他的收入的一部分,可以因為投資產生投資報酬。所以資產類別比例,有多少是生息資產,也是理財上需要考量的。
一般我們是這樣替客戶做建議:
生息資產低於30%,屬於不良,亟需改善狀態!
生息資產高於30%,但低於50%,狀態尚可,可考量如何改善!
高於50%,狀態良好。
5.借貸/負債管理——貸款與還款之間的關係
借貸與負債一般需要償還本金與利息,如果這部分的支出占每月支出的比例太高,將讓生活過得很沒品質。例如每月房貸支出占每月支出的50%,將讓你沒辦法存的下錢,因此房貸、債務等支出,最好控制在每月支出比例的30%~40%以內。在負債方面我們會建議如下:
負債比(總負債÷總資產)=小於1/3
負債比大於50%,屬於偏高,亟需改善狀態!
負債比低於50%,但高於30%,狀態尚可,可考量如何改善!
負債比小於30%,狀態良好。
6.保險——保障類別及其功能
保險可以在生病、意外時,發揮風險轉嫁的功能,讓你不至於因為這些事故所產生的費用,造成財務上的重大缺口。你應該適當運用壽險、意外險、醫療險、殘扶險等,在符合你的預算範圍內,用最少的預算買到最高的保障,利用他們來做風險轉嫁。
7.了解風險——認識不確定的財務結果
如果你每年投資12萬元,預計35年後退休,投資1年報酬率7%。結果有1年投資大跌47%,這個年度如果是在退休那1年,或是開始投資的第1年,對你有何影響?你會希望它是發生在什麼時候?如果股市大跌47%是發生在第1年,則你退休時有1,710萬3,033元,如果是發生在退休那1年,你會有940萬7,296元。這2個金額差了快1倍,因此投資除了注重報酬外,更要考慮到風險,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裡,標的不要太過集中,例如只是買單一類別的股票。
如果要讓自己的投資能夠較為穩健,最好是:
a.長期投資分散風險:短期的經濟情勢改變,可能造成投資報酬向下調整,但是如果能夠長期投資,標的的波動可能只是短時間的,對整體的投資來講影響並沒有那麼大。
b.資產配置:透過資產配置的方式,把你的投資分散於不同的區域、類別、產業等等方式,可以降低整體波動度、提高報酬。例如你買單一的美股,就要相當費神、留意個別股價的波動,但是買美國大型股ETF,因為投資標的的分散,它的價格波動就沒有那麼厲害。
8.找到資訊來源——辨識正確資訊來源及建議
往往你在網路上、媒體或是金融從業人員給你的資訊,有些常常是被斷章取義,只突顯好處不講風險何在的話術,用來做行銷文章資料等,你要學會從其它地方、客觀的獨立財務顧問等地方,獲取客觀資訊以做出正確的選擇,
(答案:1.多項生意或是投資;2.一樣;3.100元加3%;4.比較多;5.比150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