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退休規劃4大迷思

退休規劃? 太遙遠了吧,那是30年後的事耶,等我先賺多一點錢再說;退休要設立一個獨立帳戶存錢,怎麼可能? 我先買房子、先把小孩送出國唸書再說;開什麼玩笑一年投資報酬率7%? 那叫退休金規劃? 我隨便買個股票一天就可以賺20%了………….,一般人沒有開始做為退休做準備的原因不一而足。當我們有一些工作要去完成時,我們通常會為他們設定最後完成的時間點:明天完成這件事情、下周做完那件事情等,但是很少人會把退休規劃這件事情排入我們人生優先處理的順序名單中,它永遠排在名單中的最後一名,你也是這樣子嗎? 小心掉入這些退休規劃的迷思裡:
1. 永遠不會有最好存錢的時機

當你大學畢業後開始工作了,你可能還要繳助學貸款,這時要你開始把部份薪水存入退休金戶頭用來做投資,在你的預算上看起來是非常奇怪的事,它的優先順利永遠排在最後幾名。2,3年過去了,你正好在等待著升遷,在那之後你換了更好的租屋、買了新車,等到下次升遷加薪時,你又有新的目標:結婚、買房子….等,這些財務目標看起來都非常重要、需要馬上要去完成的,開始存錢做退休規劃這件事就一直被延遲著,你永遠會有新的財務目標,而你所不知道的是:你也一直在損失時間所能帶給你的”時間紅利”。

2. 等我有錢我再來做(為什麼你不該錯過時間紅利—複利效果的影響)

沒有人規定說你一定要在年輕的時候就開始做退休規劃,你當然也可以等到40,50歲才開始做,但是這個耽擱的最大的代價就是:你無法去利用到時間所帶來的紅利效果–時間愈長,每年複利增值的效果就會愈明顯。假設立傑從25歲開始,他每個月在他的退休投資帳戶存入3,788元,如果年複利報酬率是7%,那他在65歲退休時將可以累積到1,000萬退休金。但是曉莉到45歲才開始做退休規劃,如果報酬率一樣,她也要在65歲退休時存到1,000萬退休金,這時她必須每個月存19,085元,這樣的金額是立傑每月投資金額的5倍多。而一樣累積到1,000萬退休金,曉莉總共要投入的錢是4,580,400元,這樣的金額也是立傑的1,818,240元的2.5倍,立傑總投資金額更少,結果卻跟曉莉一樣多,靠的就是更長的時間、複利效果所帶來的時間紅利。

3.我投資股票、不動產的投資效益比較高,我不需要退休規劃

很多人對他們的投資成效非常有自信,認為他只要每天股票一次進出就賺了50%以上,或是不動產的投資4,5年下來,動輒都是翻倍的成長。對於固定把資金放入一個單獨的退休帳戶內,每年投資報酬率可能只有7%、8%的成長覺得不屑一顧,但是這樣的結果是:他們把投資跟退休財務目標規劃混為一談。退休規劃是需要一個獨立的帳戶來做長期性的準備的,它的資金應該是跟你的生活費、短期投資等資金是分開管理的,正因為它是長期性的規劃,利用時間所帶來的複利效果,以較少的成本就能達到退休所需的資金準備。你可以有一部份的資金是用來做股票、不動產等短期的投資,但是另外你也應該準備一個退休規劃的獨立帳戶、持續規律的進行退休投資規劃。短期的投資與長期性的退休規劃,他們所需要的投資管理策略、投資標的等可能都不一樣,如果把這二個混為一談,你可能會發現長時間的進出股市或其他投資,最後你並沒有為退休準備留下多少錢,原因可能是投資最後沒賺錢,或是賺到錢了,但是錢又挪做他用去了。

4 我的花費很省,退休後我的費用會更省

如果你平常有記帳的習慣的話,你會很清楚自己每個月的開銷是多少。如果沒有的話,你應該花點時間把資料整理一下,你會比較知道每月的開銷有多少,這樣做退休後生活費的估計會比較準確。如果你不清楚要整理那些項目的資料,你可以點選這個連結來下載(下載財務規劃資料問卷)。

退休後費用會更省嗎? 那可能不見得,當然退休後的花費項目與額度跟現在一定有些變化,例如你的房貸可能繳清了,支出少了房貸這個項目;收入可能增加了勞退新制的退休金與勞保老年年金這二項收入,因為工作而產生的開銷可能降低或甚至沒有了,例如交通費、交際費用等,但是有些項目會增加開銷:例如醫療費用、看護費用等等。你應該對每個項目做個合理的預估,這樣會比完全沒有概念或是過度樂觀好很多:認為退休後花費一定會比現在省很多,以致忽略了退休規劃的重要性而沒有預做準備。

根據美國員工福利研究機構所發表的2014年退休信心調查(2014 Retirement Confidence Survey conducted by the Employee Benefit Research Institute (EBRI) )指出,有沒有做退休規劃跟退休信心有很大的關係。在回答是否對以後的退休有信心時,回答很有信心的人中:有做退休規劃的有24%,沒做規劃的只有9%;而回答大概有信心的:有做退休規劃的有48%,沒做規劃的只有19%。可見在退休規劃上能夠未雨綢繆、提早做準備,讓自己不再為是否可以安穩退休,退休規劃是相當重要的,你什麼時候要開始你的退休規劃呢?


(圖片來源: Ken Teegardin
 )

 

 

發表迴響